高亚东
开通时间:..
最后更新时间:..
1993/09—2003/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,先后获学士、硕士和博士学位
2004/03—2006/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
2006/11—至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教师,副教授/专聘研究员
2012/03—2013/01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
2016/11—2019/03 直升机系副主任
2019/04—2023/04 直升机系主任/直升机技术研究所所长、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
2022/03—2024/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研究院副院长
2025/01— 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
直升机结构设计
直升机动力学与振动控制
新构型旋翼飞行器设计
全电直升机设计
直升机试验技术
直升机状态监测与诊断(hums)
已在上述研究方向发表各类学术论文70余篇。
近六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情况:
1. yadong gao; xinyu yu; likun chen; dawei huang. impact load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of helicopter weapon pylon based on time-domain response signal[j], aerospace, 2022,9(7).
2. yadong gao; dawei huang; xinyu yu; huaqin zhang. bionic intelligent algorithms used in helicopter individual blade control optimization[j], applied sciences, 2022,12(9).
3. gao yadong; pi runge; huang dawei. structural dynamic optimization for flexible beam of helicopter rotor based on ga[j],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, 2022,39(6).
4. renguo yang; yadong gao; huaming wang; xianping ni. reducing helicopter vibration loads by individual blade control with genetic algorithm[j], machines, 2022,10(6).
5. dawei huang;yadong gao; xinyu yu and likun chen. the feature extraction of impact response and load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impulse response theory[j] ,machines,2022,10(7).
6. yadong gao;yang xu. the overall design of variable diameter ducted fan in the aircraft[j], aerospace,2022,9(7).
7. renguo yang; yadonggao; huaming wang; xianping ni. fuzzy neural network pid control used in individual blade control[j], aerospace, 2023,10(7).
8. gao yadong; zhang chuanzhuang. rotor fault diagnosis based on weighted d-s evidence theory[j],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,2024,41(1).
9. 徐永勤 李清龙 高亚东. 基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直升机旋翼不平衡故障诊断方法[j],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 2017年4月第49卷第2期.
10.顾景轶 李清龙 高亚东. 独立桨叶变距对旋翼振动载荷影响规律分析[j]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8年4月第50卷第2期.
11.黄大伟 陈立昆 高亚东. 基于lstm和响应分解的冲击载荷识别方法研究[j] 振动与冲击,2024年3月第43卷第3期.
获2013年度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、2013年校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、2017年校教学优秀二等奖、2018年校优秀团学导师、2020年校教学优秀二等奖、2022年江苏省“互联网+”二等奖(指导教师)。申请专利12项,已获授权9项。
先后承担和参与国防预研、国防型号、国防973、重点实验室基金、航空基金等十余项课题;横向课题若干。
从2007年起先后指导全日制和主机所在职硕士研究生50余名、国外来华留学硕士生1名。目前全日制在读研究生11名。
本人可招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(飞行器设计、直升机工程)的学术型硕士、机械(航空工程方向)专业硕士。电子邮件:gydae@nuaa.edu.cn。欢迎对旋翼类飞行器感兴趣的同学报考本课题组研究生,一起为航空强国梦而奋斗!
2000.4 -- 2004.2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
飞行器设计
博士研究生毕业
工学博士学位
1997.9 -- 2000.3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
飞行器设计
硕士研究生
工学硕士学位
1993.9 -- 1997.7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
飞行器设计
本科(学士)
学士学位
2006.11 -- 至今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/航空学院直升机系 教师
2004.3 -- 2006.10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
中国航空学会预测与健康管理(phm)分会委员
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高级会员
航空航天名词术语标准化分委会委员
直升机结构设计、直升机动力学与振动控制、航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
学科研究方向一:飞行器设计 直升机结构设计 直升机动力学与振动控制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学科研究方向二: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(直升机工程) 直升机试验技术 直升机状态监测与诊断(hums) 直升机可靠性、维修性与保障性(rms)